《白鹿原》与《白鹿原》

发布于2012年10月23日 -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50万字的《白鹿原》,然后又花了两个半小时看了《白鹿原》。

每个读《白鹿原》的人,或许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地方,也能读出自己的故事。如果从《白鹿原》的诸多线索中去改编或者缩编,应该能写出很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比如田小娥自传、白嘉轩这一生、白鹿原奇谈、关中军阀纪实或是黄土高坡国共合合分分的那些事儿。

对我来说,我读到的是祖辈的故事。文中的对话要用关中话读才有味,虽然基本不会说,但脑中也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点西安话的记忆,去拼凑这样的对白。读着读着,就越来越能理解祖辈当年的选择——

想当年,我的祖父也生活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民风淳朴。新学堂的教育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日本人的侵略再加上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更让他们这样的少年心中充满了救国热情,也正因此,他把自己的名字从“金”字辈的“金全”改成了“兴民”。

差不多四五年前,在我还读高中的时候,祖父的自传快完成了,我也肩负了把自传数字化的任务。祖父的文笔自然不能跟这些作家相比,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那段经历,而且,我也很不能理解,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何如此叛逆,为何会去选择走这样一条革命的路。

直到读了《白鹿原》,顺着陈忠实的笔尖, 我才对那样的历史环境有了一些理解,才能明白当年的热血青年们为什么会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走上那样一条合理但未必最好的道路。如果我身处那样的环境,应该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人们总说读史使人明智,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的体会,而这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却和我的见闻出奇地一致。

再来简单说说电影《白鹿原》,正如大家所说,这部片拍成了田小娥传。我想,这应该是导演从那么多线索中抽出的一条比较容易(包括但不限于剧情方面容易)拍成电影的线索。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看懂的,中间的很多场景切换都太仓促,没有交代清楚背景,显得比较混乱。(其实《山楂树之恋》的那种黑屏+字幕的方式虽然被人吐槽,但我觉得还是挺适合用来交代一些背景的)

相比之下,我更建议大家抽空读一下《白鹿原》,毕竟是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定会有所收获的。